南京,作为一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开放的方针政策无不吸引着众多国际友人的到来。据2014年4月底人民网江苏视窗报道,南京外籍人士总数已达到2.1万余人,并且在持续增长。那么,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南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对于南京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以建设一个更为友善且国际化的南京呢?带着这些疑问,近日,南京财经大学久赢策略论坛的一支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走上街头,展开了对南京外籍人士生活现状的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70%的外籍人士对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工作学习状态表示满意。同时,外籍人士也向同学们传达了在南京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和有待解决提高之处。
此次调查以生活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街头采访与指定采访等调查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以教育行业为主,或为老师,或为学生。在就业方面,有80%的人表示在南京找工作很容易,体现出南京对于外籍人士仍有着一定的需求。对于南京的生活成本,有70%的外国人表示生活成本中等、可接受。更有16%的人表示生活成本低。南京的生活门槛对于他们来说不高,凭借他们的条件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
但在生活及文化的融入适应程度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外籍人士还不能很好融入南京的本土环境。当被问及汉语言掌握情况时,45%的被调查者称所掌握的汉语不足以应付日常交流,但当队员进一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学习汉语时,他们都表示想去学习。另外,在中国,网购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但被问及是否能熟练使用诸如淘宝等电商APP时,年龄段在30岁以上以教师为代表的外籍人士中,有近50%的人表示不会熟练这些网站或软件进行网购。但其理由却并非是操作过于复杂,不会使用现代科技等常见于中国中老年人身上的问题。实践者们从一位外教的采访那里找到了答案。受访的一位外教Mr.Randell说,他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语言障碍,他们应付日常语言交流或许尚可,但在诸如淘宝等信息繁杂的网站应用上,就略显不足。所以他们时常在有需要的时候委托其他人帮忙。从这点上来看,他们有着选择网购的意愿,但是语言的障碍问题影响了外籍人士适应中国电商发展的步伐。而这或许是可以提供服务加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增加双语版APP、详细的操作流程讲解等等。
除了调查问卷,团队队员还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酒吧餐厅、夫子庙等聚集外籍人士的地方开展随机采访,以询问他们在南京碰到的困难或认为值得改善的地方。大多数被采访者都以热情配合的态度向团队队员说出了他们的想法与意见。例如两位在夫子庙的被采访者跟队员们说道:“如果南京的公交能多一些英文标识我们会很开心,就像南京的地铁一样。南京的地铁很好,我们能清楚知道该怎么做,到哪里该下车等等。”另外她们还指出南京的部分公交车司机开车太快,太粗暴等等问题。还有一位外教Mr.David指出在南京的医疗对他们也是个大麻烦,无法清楚表述病情给他们带来了困扰。此外,中国医院人多且排队时间长的现象也让他们略有不适应。
据悉,该实践团队队员通过问卷与采访深入了解了外籍人士的生活情况与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旨在通过了解与发现问题,能让社会和相关部门改善有关领域的外籍人士服务,帮助这些国际友人更好融入南京,树立友善的南京形象。(通讯员:柯毅、吕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