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暑期实践】我院暑期实践团队调研南京近现代建筑现状
作者:外国语 点击数: 时间:2017-07-24

建筑学家王澍曾说:“中国文化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中,已经彻底崩溃了。”所以,城市中还存留着的近现代建筑,那些文化印记,是散落在城市中的重要记忆。近日,我院“南京近现代重要建筑暑期寻访团”的同学们通过采访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专家、街头随机问卷调查、走访南京近现代重要建筑,深入探索南京近现代建筑保存现状,寻求解决途径。

调研首日,实践队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了问卷,超过50%的市民对南京一些重要建筑的了解仅停留在“参观过”的层面上。绝大部分市民认为近现代重要建筑需要被保护,因为市民眼中对这些有年头的老建筑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

为更好地了解近现代建筑的现状及相关部门采取的保护措施,近日,实践队员来到了南京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找到了近现代建筑的研究专家陈老师并对其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陈老师对于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给出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建议:

有法可依才能统筹全局

首先,“必须要有法可依,才能推动保护近现代重要建筑。”八十年代时的一本《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为如今全面的建筑保护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老师提到“城市规划先行”的观点,这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市政府已经对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进行了判断,对建筑的未来处理进行了预估。市规划局从1998年就着手开始实施这个保护计划了。从中,可以看到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前瞻性。

开放保护即是赋予生机

其次,“赋予重要建筑新的意义而非让它成为一座‘死’建筑”也是保护工作的关键之处。不能单纯的为了保护而保护,限制了建筑发展的可能性。建筑需要人气,所以现今较为提倡的保护方式是在留存其历史意义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社会价值,只有将其公共化,让群众去认识它,才能让保护取得更好的成效。

陈老师认为“随着大家认知的提升,重要建筑的管理也会越来越好”。城市的发展,包括人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就像房屋的修缮技术一样会与以往不一样。对建筑的等级要求也会随着社会变化及需求而改变。群众的综合素质也相较于以往有所提升,这对于重要建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时不我待推进部门联动

在对陈老师进行采访时,她无时无刻都在向实践队员传递着一种对近现代建筑保护问题充满信心和积极的态度。陈老师表示,今后他们研究人员也会尽力联合各部门一起多向公众开展一些知识普及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筑。也希望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再加上公众一起的努力,把城市最好的一面留下来,向世人展示。毕竟时间不等人,每一分每一秒在陈老师的眼里都是迫切的。

开放保护实例之——拉贝故居

队员为亲身了解建筑的保护现况,实地考察了部分近现代建筑,其中包括拉贝故居和赛珍珠故居。

约翰·拉贝,一位被称为难民称为“活菩萨”的德国企业家。拉贝故居位于广州路小粉桥1号,是一幢德式小洋楼,曾在二战时期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故居前的庭院中矗立着拉贝的雕像,修复后的三层故居有两个功能区:约翰·拉贝及国际安全区纪念展区、国际文化交流展区与多媒体演示区。

通过实地考察拉贝故居,队员们发现故居内建筑留较为完好,且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以纪念馆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保护方式很好的延续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的价值。

南京是一座古都,建筑是城市的记忆,是记载城市历史的化石。然而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牵涉到城市发展总体进程、旧房改造、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希望南京近现代重要建筑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继续焕发属于它的光彩。

(崔若愚孙媛胡宇恺)

 www.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久赢策略论坛【中国】有限公司    南京财经大学 久赢策略论坛制作、维护

中国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375


南财外院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