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党员奔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 进行党日活动
作者:外国语 点击数: 时间:2012-05-22

2012年5月18日,久赢策略论坛教师党员在党总支书记肖辉教授的带领下,奔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小岗村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行程的第一站:大包干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由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大家跟随着导游,听着他细致入微的介绍,看着一张张历史性的照片,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那张按着18位农民红手印的生死状,令在场的每位老师内心深深震撼。因为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小岗村2007年人均达到600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56元高出2400多元,比该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长近千元。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小型农用机械,许多农户看上了数字电视,有4户村民购置了高档轿车,102户翻盖了新房,2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

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接着,我们24名党员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凤阳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沈浩同志纪念馆,并观看了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2004年沈浩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使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有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唯一愧对的是他的老母亲、爱妻、爱女与自己。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火焰,让这片厚重的土地抒写了新的传奇。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他继续在小岗村任职的三次红手印,便是对沈浩的最好的注释。沈浩离我们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内心情感;远,是因为他的境界与追求如此崇高。当我们离开沈浩同志纪念馆时,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我们每个心中都在默默地祝福:“沈浩同志,好好安息吧。”

接着我们一行又来到凤阳西南7公里处的历史遗迹---明皇陵陵墓进行参观。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这次党员活动日,令参加的每位党员同志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后,一定要把“小岗村人”的精神带到自己的岗位上,一定要向沈浩学习,做一名好党员。

 www.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久赢策略论坛【中国】有限公司    南京财经大学 久赢策略论坛制作、维护

中国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375


南财外院公众号二维码